投影機 專有名詞
ANSI lm
流明度 ( 亮度 ) |
Lamp
投影機燈泡 |
x.v. colour
廣色域技術 |
HDMI
高畫質多媒體介面 |
端子介面 |
Video 視訊 &
顯示解析度 |
投影機解析度 |
3LCD
多矽晶液晶面板 |
BrightEra
透過式多矽晶液晶面板 |
SXRD
反射式多矽晶液晶面板 |
DLP
數位光學處理技術 |
新一代 3LCD v.s. DLP |
R.G.B
三原色數 |
sRGB
標準色彩 |
3-2 Pull Down
2-3 Pull Down |
Pixelworks
影像處理晶片 |
HQV
好萊塢高畫質影像處理技術 |
DDE
動態影像處理系統 |
24P True Cinema |
3D Reform |
Lens Shift
鏡頭位移功能 |
對比度 |
梯形修正 &
自動梯形修正 |
噪音 |
ANSI lm 流明度 ( 亮度 )
◆ ANSI ( 美國國家標準協會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) Lumen ( 亮度單位 - lm、流明 ) 測量方式:
1. 受測機為量產品,不得另外調整強化亮度 (會減低壽命)
2. 測量場地需全暗,焦距調整準確熱機15分鐘後開始測量
3. 九宮格中心點照度 ( LUX ) 的平均值 * 銀幕面積 ( m² )

◆ 基準色彩亮度 ( Color Light Output 亮度測量最高指標 ) 測量方式:
1. 受測機為量產品,不得另外調整強化亮度 (會減低壽命)
2. 測量場地需全暗,焦距調整準確熱機15分鐘後開始測量
3. 九宮格中心點照度 ( LUX ) 的平均值 * 銀幕面積 ( m² )
4. 將 R、B、G(紅、藍、綠)三原色,投射成一個九宮格畫面,各色在此九宮格中各佔 3 格,每格中心點照亮度的平均值
* 銀幕面積 ( m² ) ,每格每色測量一次,最後計算各色加總後的平均值,即為色彩亮度。

Lamp 投影機燈泡
燈泡之燈芯內,填充高壓氣體 & 少量汞化學物質 ,利用正負極純鎢電極棒放電,讓燈芯內的化學氣體發光產生白色光源。其燈芯純鎢電極棒間距會緩慢變更開、化學物質慢慢產生化學反應 ( 燈芯產生白霧化 & 黑霧化 ),使亮度緩慢變暗並產生色差。
DC 燈泡光效益較差,使用約 300小時,亮度衰退約 20% ~ 25%,前 300小時衰退很快,之後衰退即非常的緩慢。 2000lm →1500lm、2500lm →1875lm、3000lm →2250lm 4000lm →3000lm、4500lm →3375lm、5000lm →3750lm AC 燈泡光效益較優,使用約 450小時,亮度衰退約 10% ~ 15%,使用約 500 ~ 600小時後,亮度 衰退約 15% ~ 20% ,前 600小時衰退較快,之後衰退即非常的緩慢。
x.v. colour 廣色域技術
自然界中,人眼睛所能看到的色彩,有很多顏色是傳統 sRGB ( 標準色彩 ) 色域無法顯示出來的,但 x.v.Colour 已曼色爾色階為基礎,可以將色彩完整的呈現。
* MCC ( Munsell Color Cascade 曼色爾色階 769 種顏色樣本 ) 曼色爾色階是一個公認的色彩樣本,它定義了自然界幾乎所有的顏色,這個色彩樣本通常是在業界被用來評判顯示器的顏色顯示能力。

HDMI (High-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) 高畫質多媒體介面
HDMI為無壓縮數位影像、聲音傳輸介面,完全對應 Full HD 1920*1080P 高畫質訊源,而規格的定義,是由 Sony、日立、松下、飛利浦、東芝、 Silicon Image 和 Thomson 七家公司共同發起, 2006 年六月HDMI工作小組推出最新的 HDMI 1.3 版規範,將鏈路單頻寬從 165MHz (4.95Gbps) 提高到 340MHz(10.2Gbps)。
新發佈的 HDMI 1.3不僅使 HDMI 頻寬增加一倍以上,還新增了對色彩深度、更高 解析度、更快訊框率與自動音訊 / 視訊同步功能的支援,並為個人拍照和攝影設備 提供了選用的小型介面。
HDMI 1.3 還支援國際電氣委員會 (IEC) 新發佈的 xvYCC (X.V. Colour) 色彩標準。 新版規格增加了對杜比 TrueHD 和 DTS-HD Master 等音訊格式的支援。此外, 它也支援一種自動覆蓋系統間延遲的新途徑,以確保不同系統之間的內容實現更 好的「唇型同步」(lip synching)效果。
( 2009 最新 HDMI 1.4 版規格新增乙太網路傳輸、3D 影像傳輸、4K*2K傳輸功能 )
HDMI & DVI ( Digital Video Interface無壓縮數位影像傳輸介面 ):皆可傳輸無壓縮電腦 Data & Video 視訊數位訊號。
端子介面
◆ DVI - I 無壓縮數位影像訊號輸入端子 ( 可連接 HDMI 輸出端子 ):DVI-I 可接受 Digital 數位 & Analog 類比訊號,DVI – D 只接受 Digital 訊號。
◆ 5 BNC = G / Y B / PB R / PR H V:G 綠色 / Y 亮度‧B 藍色‧R 紅色‧H 水平‧V 垂直,電腦訊號 G . B . R . H . V ( MAC PC),Video 影像訊號 Y . PB . PR,5 BNC 可做長距離傳輸、精密儀器使用,阻抗約 75Ω歐姆。
◆ YPBPR ( YCBCR ) Component 色差輸入端子:電腦 → RGB D-sub HD 15-pin,影像 → YPBPR 色差 Component,BD . DVD . Wii 視訊輸出,需由色差轉 RGB ( VGA )輸入訊號端。
◆ RCA ( AV 端子):Video (黃) 影像 ( Y 亮度 & C色彩同時),Audio ( L 白 R 紅 ) 左右聲音輸入。
◆ S - Video 視訊輸入:Y 亮度 / C 色彩分離傳送
◆ RS232C 電腦程式控制 ( 資訊開關 / 觸控程式 / 遠端控制 )
Video 視訊 & 顯示解析度
480P ( 852 * 480P = 40.8 萬畫數 ) SD (Standard Definition):垂直掃描線480 條 720P ( 1280 * 720P = 92.1 萬畫數) HD ( High Definition ):垂直掃描線720 條以上 1080P ( 1920 * 1080P = 207.3 萬畫數 ) Full HD ( Full High Definition ):垂直掃描線1080 條,Full HD 能呈現更完整的細節/更高的對比/以及更豐富的層次,讓影像更加真實清晰細膩,享受極佳的臨場感。
◆ 電腦 & 顯示器 H 水平頻率‧ V 垂直頻率: fH 水平頻率 Horizontal Scan Rate ( KHz ):掃描出一個點的時間或每秒可掃描幾個點。 fV 垂直頻率 Vertical Scan Rate ( Hz ):每秒的畫面重清率。 Exp:60Hz即為每秒60個畫面重清率。
◆ 交錯 Interlacing Scan & 循序 Progressive Scan Interlacing 交錯掃描:先掃描 1.3.5.7..479 ( 單數 ) 垂直訊號,再掃描 2.4.6.8…480 (雙數)垂直訊號,每秒交錯各呈現 30 次場景畫面 ( 30Hz ) * 2,透過人類視覺神經暫存記憶 ( 每秒15Hz ),達到一個完整畫面的成像 ( 480i‧720i‧1080i )。
◆ Progressive 循序掃描:循序掃描 1.2.3.4.5.6.7.8.9....480,每秒呈現 60 次完整場景畫面,( 480P‧720P‧1080P ),一般的顯示器每秒 60Hz。
◆ De-interlacing:將交錯式掃描 ( interlace scan ) 轉換成 → 循序式掃描 ( Progressive Scan ) 的影像處理技術。
規格定義 |
解析度定義 |
視訊解析度
H 水平線 x V 垂直線 |
畫素數
Pixel |
掃描方式 |
Video 視訊 16 : 9 訊號源 |
SD |
480i |
852 x 480i |
102,240 |
交錯 |
第四台電視 / 錄影帶 |
SD |
480P |
852 x 480P |
408,960 |
循序 |
DVD 播放器 / Wii |
HD |
1080i |
1920 x 1080i |
518,400 |
交錯 |
HDTV、BS 衛星、MOD |
HD |
820P |
1280 x 720P |
921,600 |
循序 |
HDTV、BS 衛星、MOD |
Full HD |
1080P |
1920 x 1080P |
2,073,600 |
循序 |
BD 藍光播放器、PS3 |
2K |
2K x 1K |
2048 x 1080P |
2,211,840 |
循序 |
BD 藍光播放器 |
4K |
4K x 2K |
4096 x 2160P |
8,847,360 |
循序 |
數位電影放映機 |
投影機解析度
螢幕比例 |
解析度 |
H 水平 x V 垂直 |
畫素數 Pixel |
對應 Full HD |
4:3 |
SVGA |
800 x 600 |
480,000 |
23% |
4:3 |
XGA |
1024 x 768 |
786,432 |
38% |
16:10 |
WXGA |
1280 x 800 |
1,024,000 |
49% |
16:9 |
WXGA |
1366 x 800 |
1,092,800 |
53% |
4:3 |
SXGA+ |
1400 x 1050 |
1,470,000 |
71% |
16:10 |
WUXGA |
1920 x 1200 |
2,304,000 |
111% |
16:9 |
Full HD |
1920 x1080P |
2,073,600 |
100% |
17:9 |
4K x 2K |
4096 x 2160P |
8,847,360 |
426% |

3LCD 多矽晶液晶面板
Liquid Crystal Display 多晶矽液晶面板 ( 穿透式 ),以穿透液晶面板呈現畫素 Pixel,將燈泡發出的光線分為 Red ( 紅 )、Green ( 綠 )、Blue ( 藍 ) 三種光的三原色,以穿透方式 ( HTPS) 分別穿過各自顏色的液晶板,再以 X 菱鏡合成,投射出一個畫面,產生文字圖形或動態影像畫質,能夠生成更加明亮、自然、對眼睛柔和的投影方式。3LCD 還可以表現出微細的層次,並自然地再現影像中顏色變化的部分,特別是黑暗的影像細節部分。( 畫面上每一個畫素 Pixel 的顏色,都是由 R . G . B 三個原色合成,全球 3LCD 面板 兩家製造廠:Sony Epson )

BrightEra 透過式多矽晶液晶面板 
Sony 為對應 HD 高畫質、高亮度商用投影機使用趨勢,並達到有效降低投影機使用 成本,運用 SXRD 無機配向膜技術及最新液晶材質,搭配最佳化的光學設計,獨家 開發出全球最先進的商用 "BrightEra" 液晶面板。 Sony 獨家 BrightEra液晶面板 ( Digital) ON / OFF 以數位式訊號驅動。 ( EPSON 液晶面板 ( Analog) ON / OFF 以類比式訊號驅動 )
◆ Higher panel aperture ratio 高開口率面板 (更高亮度、低柵格效應、畫質更細膩)
.jpg)
◆ Normally Black Mode LCD 常態黑液晶 (更高對比度、色彩更自然‧真實‧立體 )
.jpg)
◆ Inorganic alignment layer 無機配向膜 (比一般 3 LCD 耐用數倍,降低維護成本
.jpg)
◆ Double Speed of 120Hz Drive 120 Hz 倍速驅動技術 (HD 動態影像更流暢逼真 )
SXRD 反射式多矽晶液晶面板 
SXRD ( Silicon X-tal Reflective Display ) 無機配向膜及材質是由 Sony 獨家領先開發,最早是設計在反射式的 "SXRD" 晶片上,"SXRD" 先進技術,讓 Full HD 家用投影機達到最高畫質,使用壽命比一般 3 LCD 高數倍以上。

DLP 數位光源處理技術 
Digital Light Processing 數位光源處理技術 ( 反射式 ),以微鏡反射呈現畫素 Pixel,DLP 投影機核心元件是 DMD 數位微型反射鏡 (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),DMD 微晶片 1987 年由美國德州儀器 ( TI ) 發明,DLP™ 技術的產品在 1996 年初進入市場, 2011- Q1 DLP 投影機,突破 55.23% 投影機之市佔率。
◆ 採用防塵式光學引擎設計,免去清理濾網的麻煩,並能徹底杜絕煙塵對機芯的損害。
◆ 密閉式光機結構讓 DMD 顯示晶片更耐用,可保持長期運作不易老化,可有效避免色彩衰退 & 亮度衰減的問題,成像色彩也較濃郁。

色輪種類 |
解釋 |
圖像 |
四節點三色色輪 |
一般 DLP BPJ 機種為 四節點三色色輪、五節點四色色輪 ( 轉速每秒 60 轉、色彩更新率 60Hz / Sec) |
 |
五節點四色色輪 |
白色 White segment 增加畫面的亮度,但會改變色溫,讓色彩失真,DLP PJ 之特性:亮度與色彩無法兼顧。 |
 |
六節點五色色輪 |
進階 DLP BPJ 機種採用 六節點五色色輪 ( 新增 Y黃色、C青綠色,藉以提升黃色 & 綠色之表現 ) |
 |
七節點六色色輪 |
高階 DLP Video 劇院機種,採用七或八節點色輪 ( 雙倍 RGB‧雙倍 RGB 再增加墨綠色,提升色彩濃郁度 )
◆ 色輪 RGB*2 讓色彩更新率提高兩倍
◆ 色輪轉速每秒提升為三倍180 Hz 或四倍 240Hz
◆ 動態影像更流暢,並可完全消除邊緣鋸齒狀 & 彩虹效應 |
 |
新一代 3LCD v.s. DLP
色彩顯示 |
Sony 數位式高開口率 3LCD 液晶 |
一般 DLP 光學技術 |
光學結構 |
3LCD 穿透式顯示,由X菱鏡合成三顏色 |
DMD反射光,透過色輪產生間接顏色 |
色彩表現 |
持續性影像、真實、鮮豔、富立體感
1.明亮的影像 2.自然的色彩 3.柔和的影像 |
採用 BrilliantColor 技術,讓色彩品質栩栩如生,較濃郁 |
動態影像 |
無殘影及彩虹效應 |
不連貫影像色彩產生殘影及彩虹效應 |
觀賞舒適 |
自然影像,觀賞舒適度極佳 |
殘影及彩虹效應,眼睛容易疲勞 |
使用壽命 |
數位式驅動高開口率 LCD 液晶 使用壽命約 5000 ~ 8000小時一般已足以使用 8~10 年 |
DMD在實驗室恆溫下可達 10萬hr,一般投影機內部溫度高達3.5倍以上,DMD 實際使用壽命約 1~ 3 萬hr |
對比度 |
400 ~ 1,000,000:1 ( VPL-VW1000ES ) |
2000 ~ 30,000:1 |
燈泡功率 |
3000 ANSI ( 約190W ) |
3000 ANSI ( 約 300W ) |
溫度影響 |
溫度較低 |
溫度高 |
R.G.B 三原色數
◆ 8 bit RGB 各256 色階 256 * 256 * 256 = 1677萬色數 R、G、B 各色「從最淺到最深」以 2 進位 8 位數表示,各色有 256 種深淺變化
◆ 10 bit RGB 各1024 色階 1024 * 1024 * 1024 = 約 10 億 7千万色數 R、G、B 各色「從最淺到最深」以 2 進位 10 位數表示,各色有 1024 種深淺變化
◆ 12bit RGB 各4096 色階 4096 * 4096 * 4096 = 約 687億色數 R、G、B 各色「從最淺到最深」以 2 進位 12 位數表示,各色有 4096 種深淺變化
◆ 16bit RGB 各65536 色階 65536 * 65536 * 65536 = 約 281 兆色數 R、G、B 各色「從最淺到最深」以 2 進位 16 位數表示,各色有 65536 種深淺變化
.jpg)
sRGB 標準色彩
sRGB Standard Color Space:市面上的彩色影像機器,大部份是以 RGB 當作色彩空間,1996年,由 HP 和 Microsoft 共同提倡制訂 "sRGB"(standard RGB) 規格來 當作標準色彩空間。
之後IEC ( 國際電氣標準會議 ) 將其制定成標準化,1999年10月則成為國際性標準,並在 sRGB 規格中規定了標準條件及以編碼變換方法。
3-2 Pull Down / 2-3 Pull Down
1. 一般我們在電影院看到的電影是以膠卷拍攝而成的,播放速度是設定為每秒24張圖框模式,然而這就會與目前傳統電視 NTSC 系統所規劃的每秒 30 個圖框 ( 60個圖場 )的速率,產生比例不為整數倍數的關係,每秒鐘就會有6張圖的差異發生,所以在一般的倍頻掃描設計方式,只是將圖場的掃描頻率加倍,因此若是將DVD影片單純2個圖框做循序處理,就會發生有許多的圖框完全一樣卻又重疊起來的情況,看起來就有跳格及色彩影像錯誤產生,為了消弭這種情形,就需要 3:2 Pulldown 的功能來解決。 3:2 Pull Down 的功能即是將電影的 24 張圖框先轉成 48 個圖場, 然後重覆其中 12 張圖場,亦即第一張畫面連續播放3次,第二張畫面時連續播放2次,到第3張畫面再連續播放3次,以此類推,然後經過了插補掃描線的原理,以3個影片畫面為單位,交織產生4個電視畫面,陸續的組成了每秒 60 張圖場的倍頻畫面信號。由於是以補插掃描線的方式來組成這60張的圖場,所以畫面與畫面間的差異在一般的肉眼是無法看出其差異的。因為整個畫面處理是以 2-3-2-3 類推 ( Pull and down ) 的方式,轉成一般的電視都可以接受的NTSC交錯掃描畫面,所以被稱為是 3:2 PullDown ( 或 2:3 Pulldown ) 的技術。

Pixelworks 影像處理晶片
美國研發具有超高動態影像畫質 & 超精緻靜態文字與圖片表現!電影拍片格式,每秒看到的畫面是以 24 張 Film 所構成,而數位顯示器每秒呈現 60 個畫面,會產生不順暢畫面。Pixelworks 影像處理技術,以 3:2 pull down (分解 & 組合還原)、P-Scan 倍頻功能,消除動態影像邊緣鋸齒與殘影現象,使畫面變的更平滑、更自然。
HQV 好萊塢高畫質影像處理技術
HQV ( Hollywood Quality Video) 好萊塢高畫質影像處理技術,為美商威捷半導體 Silicon Optix 所研發之高階影像處理技術,早已廣泛使用於好萊塢影片的影像後製中,如今使用於高畫質投影機 & 1080P Full HD 劇院投影機影像處理。( Silicon Optix 2008.10 已被 美商 IDT (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) 公司收購。 HQV 影像處理晶片,無論在觀賞靜態或動態的畫面,HQV 細節影像處理技術,能將模糊的區塊作清楚的分析,讓畫面細膩清晰,過濾並消除雜訊,產生絕佳清晰的高畫質效果。 HQV 處理引擎,還能讓個別像素隨動作調適減少雜訊,加強細部,並且提升層級,把標準DVD素材轉換為頂級品質。
DDE 動態影像處理系統
迎合高畫質多媒體簡報‧教學使用趨勢,DDE 動態影像流暢技術,融合「倍頻掃描」&「電影格式還原」功能,呈現流暢、無鋸齒的高畫質影像,完美呈現電影拍攝真實畫面!

在偵測到由 2:3 / 2:2 pull down 處理衝能所轉換的原創影片 ( Film-originate ) 來源後,隨即忠實且精確地呈現每一個原始影格畫面。
24P True Cinema
原始影片為每秒 24 個畫面,但一般投影機或電視每秒呈現 60 個畫面,因此須要以 2-3 pull down ( 拆解與重組 ) 方式,來呈現較流暢的電影畫面。有了24p True Cinema 功能,可以忠實呈現原始影片畫面流暢度,完整體驗導演製片所要表達的感覺,擁有電影院的高質享受,讓您完美忠實呈現原影片的流暢度與感覺。

3D Reform
當投影機在不同角度投影,畫面變形時,3D Reform 功能可輕鬆將變形畫面修正為方正螢幕。 突破空間限制:垂直畫面自動梯形修正!水平側投可透過 3D Reform 修正! 投射距離過遠:不需更換鏡頭,可透過滑鼠在畫面四個角落點選將畫面縮小! 解決安裝限制:以往舊機或 DLP 機種為小廣角鏡頭,舊機換新機時,如使用原有吊架,投射畫面會超出銀幕,可透過 3D Reform 將畫面縮小在銀幕內!
Lens Shift 鏡頭位移功能
利用鏡頭位移方式,調整影像的水平與垂直位置,不破壞影像的品質,可彈性選擇最佳安裝位置。
可運用於:
兩台投影機上下堆疊投影 ( 雙倍投射亮度 )
多台投影機拼接投影 ( 高解析度超寬銀幕 )

對比度
對比度意指最亮與最暗的反差比,高對比度投影畫面產生了深刻的黑暗層次,和明確的陰影細節,讓畫面呈現更為立體。搭配先進的動態光圈,更可呈現更細膩、豐富的明暗細節,展現深具魅力的完美高畫質展演。
梯型修正 & 自動梯修
當安裝場地並非標準時,投影畫面就會產生「梯形失真」。此時使用梯形修正可調整畫面,呈現清晰、方正的影像。自動梯形校正功能,能自動校正傾斜投影時所導致的影像失真 ( 垂直修正 ),自動踢修可快速、方便呈現完美投影。
噪音
單位是dB分貝,散熱風扇是投影機內最主要的噪音源,所以分貝數是越小越好,表示安靜程度越高。 |